索引號: 610300-11610330016012479D/2024-03404 | |
發布機構: 鳳縣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2024-01-30 |
名??稱: 鳳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鳳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 | |
有 效 性:有效 | 文??號: 鳳政發〔2024〕1號 |
圖解:鳳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鳳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鳳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已經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鳳縣人民政府
2024年1月30日
鳳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一、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經濟建設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深入實施“鳳凰計劃”,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奮力譜寫鳳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二、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地方財政收入同口徑增長4.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5%和7.5%。
三、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任務
(一)堅持擴大有效投資,提升高質量發展帶動力
堅持把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作為組織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強化項目拉動,提升投資質量,集聚發展動能,穩住經濟大盤。
高質高效推動項目建設。持續深化“高質量項目建設年”工作成效,緊盯產業建鏈強鏈、延鏈補鏈,加快制造業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點領域,深學細研謀劃項目,充實重大前期項目庫,確保項目謀劃穩居全市前列。全力滿足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加大存量資產盤活力度,提高環評、能評等手續辦理效率,提早為項目開工做好各類要素保障。嚴格落實省市要求,不斷完善高質量項目推進工作專班機制,以項目管理檔案化、合規化為抓手,圍繞全縣84個重點項目,堅持“四看四比”“三色督導”“日匯報、周調度、月觀摩”管理問效,持續深化縣級領導包抓責任,全年完成投資49億元以上,力爭盡早投產達效,確保高質量項目建設成效評價穩居山區縣前列。
積極向上做好資金爭取。精準把握中省投資重點,優化完善2024年中省預算內項目庫和省級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庫,做好更多國債、中省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項目資金爭取。緊緊圍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業轉型、產業融合、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等綠色振興發展重點領域,搶抓中省支持縣域首位產業發展、土地增減掛鉤等政策機遇,持續深化資金爭取與經費保障掛鉤、縣政府領導每月赴省市匯報銜接、縣長辦公周例會調度、重點部門駐點收集信息、政策信息月調度、工作專班“六項制度”,著力提高對上爭取工作成效,確保全年爭取各類資金不少于18億元。
多措并舉提高招商成效。始終堅持“投行思維”,充分發揮7個產業鏈招商專班作用,靈活運用園區招商、指標招商、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等方式,聚焦汽車內飾、碳酸鈣、有色金屬循環利用、生物醫藥等產業,全力引進一批上下游關聯性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精準做好鼎川、漢和等縣內“鏈主”企業的對接服務,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擴能升級,引進配套項目,形成“引進一個、建好一個、帶來一批”的聯動效應。全力推進鳳凰谷康養休閑度假區、中合生態農業循環產業園、光伏發電外資直投等重點項目,助力早日投產達效。年內3個產業園各引進兩個5億元以上大項目、7個產業鏈招商專班至少各引進一個億元以上產業化項目,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5%以上。
凝心聚力優化營商環境。結合大興調查研究,扎實開展“八個深入一線”“四下基層”等活動,全面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減稅降費等政策措施,用活用好中小微企業應急轉貸基金、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持續深化“四員四團四平臺”服務民企機制,在政策、金融、稅務等方面全力為企業做好保障服務。著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最大程度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間、增便利,倡導“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強化“陜企通”—鳳縣平臺綜合服務功能,堅持行政執法與優化服務相統一。年內培育規上工業企業5戶以上、限上商貿企業2戶以上,規上文化企業2戶以上,規上服務業企業2戶以上,有資質的建筑業或房地產企業1戶以上,小微企業180戶以上。
(二)堅持蓄積工業動能,增強高質量發展支撐力
打好“生態工業”倍增主動仗,以生態化、集群化為核心,筑牢經濟建設壓艙石,促進工業產業轉型升級厚積薄發。
強化工業技改提質增效。全面落實工業技改扶持政策,協調綠能新材、鉛硐山礦業、四方金礦等企業進一步加大擴能技改投資力度,指導智慧礦山建設、礦山廢渣綜合利用等8個總投資6.12億元的新建項目加快建設步伐,力促二里河鉛鋅礦19.8萬噸/年采礦改擴建、龐家河東廟溝金礦詳查等4個續建項目完成2.05億元的年度投資計劃,及早投產達效、充分釋放產能。加速推進金都礦業、宏福礦業、金鳳礦業列入省級綠色礦山名錄,持續深化綠色礦山建設成效。
加快壯大新興產業集群。按照“1+5”產業轉型思路,做強有色金屬循環利用產業,加快培育新材料、碳酸鈣、汽車內飾、生物醫藥、特種裝備配件五大新興接續產業。鳳州現代科技產業園重點加快汽車內飾四期4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和無紡制品全產業鏈生產線等項目;留鳳關循環經濟產業園深入推進年產萬噸電極材料系列產品加工、產業孵化基地、礦山棄渣綜合回收利用等項目;新興工業園加速實施固廢再生利用景觀材料制造加工、年產15萬噸尾礦充填固化劑生產線、高端鈣基材料生產線建設等項目。充分發揮園區輻射帶動,確保園區畝均產出效益高于全縣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
全面抓好要素服務保障。以創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抓手,積極配合做好各項申報工作。不斷深化“三問三送”聯企幫扶解難題活動,精準服務、務求實效,全力爭取鼎川織業公司成為吉利、比亞迪汽車內飾二級供應商。加強與寶雞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對接聯系,持續擴大銀企信息共享,實現銀企線上融資對接,進一步深化融資便利。持續提升畝均效益,年內高效完成縣域園區工業用地全部按標出讓和農用地轉用目標任務。緊抓金都礦業、綠能新材、安信天晨、宇生礦業、易維安5戶工業企業運行監測,確保入規納統。
(三)堅持彰顯文化優勢,培育高質量發展競爭力
唱響“旅游效益”倍增主旋律,強品質、樹品牌,助推“鳳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實現全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10%以上,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15%以上。
豐富文化旅游產業集群。全力推動六大文旅龍頭版塊建設,高標準加快落實“八個一”工程,鳳縣革命紀念館陳列展區提升改造、溫堯康養高端民宿、蘇維埃政權舊址、紅二方面軍革命舊址保護利用項目建成開放。突破鳳凰城高品質酒店、古羌示范區生態康養度假酒店、鳳凰里文旅商業街區等重點項目,加快金沙古城、石頭羌寨等潛力項目盤活利用,連接嘉陵江源頭景區、東河橋村和巖灣村,打造主題旅游線路。圍繞生態康養、實景演藝等重點產業,堅持招大引強,確保招引文旅產業項目2個,實現到位資金1億元。
促進文旅商體融合發展。持續做好生態游、紅色游、康養游、鄉村游、民俗游“五篇文章”,推出嘉陵江源露營游、嶺南鄉村田園游、鳳凰湖畔網紅打卡游等休閑旅游產品。加快推動旅游與農業、林業、工業、體育、文物等多業態融合,年內完成紅光溝航天六院舊址全國工業遺址公園和鳳縣革命紀念館國家4A級景區創建,引導縣內工業企業立足特色,創新發展貴金屬飾品、擺件等旅游商品。深化梳理“鳳凰”文脈,成立全國鳳凰文旅產業聯盟,研發“鳳凰”系列文創產品,增強“鳳凰文化”知名度和吸引力。
提升文旅市場消費活力。深化完善旅游要素,加快3A級以上旅游景區視頻監控系統等智慧旅游設施建設。開發建設一批度假酒店、露營地、房車營地、特色街區、休閑公園和體驗項目,促進產業集聚和業態提升。研發鳳凰元素、紅色主題、羌族文化的伴手禮等文創產品,力促旅游商品進景區、超市和服務區,培養和推廣一批鳳縣本土網紅和帶貨達人,在淘寶、抖音、京東等平臺組建鳳縣旅游商品網絡旗艦店,加速文化創意與旅游商品深度融合。高規格、高標準舉辦各類文旅賽事活動,持續擴大“引客入鳳”規模。
(四)堅持推進鄉村振興,拓展高質量發展輻射力
下好“特色農業”倍增先手棋,立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譜寫新篇章。
加速壯大現代農業。嚴守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底線,深化落實“田長制”,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推進“一椒一麝”擴模增效,抓好花椒綠色食品申報認定和地理標志產品運用,加速省市級花椒示范園創建和2萬畝以上標準化示范園打造。加快國家級林麝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持續推進林麝繁育、養殖、科研、麝香加工等一體化發展,實施林麝良種繁育基地、林麝疾病防控及技術培訓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引進、培育更多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聚鏈延鏈補鏈,強力實施中合生態農業循環產業園、大紅袍花椒油萃取、供港蔬菜基地二期等重點農業產業化項目。
充分保障群眾增收。進一步完善“335”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確保全縣農戶“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不出問題。充分發揮鎮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心及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作用,持續開展村村、村企、村社“三聯共建”整鎮推進整縣提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工程,抓好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和資金、資產、資源“三資”管理工作,大力推廣特色產業主導型、勞務輸出帶動型、經濟主體拉動型、資產租賃增值型、鄉村旅游融合型五種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模式,年內村集體經濟收入50—100萬元村達到20個,100萬元以上村達到15個,河口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0萬元。
全面建設和美鄉村。圍繞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平安法治鄉村建設等重點,進一步完善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推動村莊規劃編制,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加快“四強四好”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落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鄉村治理。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豐富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健全鄉風文明管理機制,開展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速“農民學習會”品牌在省市唱響,推動鄉風文明邁上新的臺階。
(五)堅持夯實生態底色,厚植高質量發展承載力
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守紅線,抓治理,綠色可持續發展格局加快構建。
持之以恒保護秦嶺生態。認真貫徹落實“一法一條例”,常態化做好秦嶺“五亂”問題排查、聯合執法檢查和中省市縣反饋問題“回頭看”,標本兼治,鞏固提升整治成效。深化“空天地網”體系建設,整合優化交通、水利、林業等領域監控設備和資源,不斷加大監管覆蓋范圍,讓秦嶺保護責任“落圖落地落實”。深入“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把產業準入關口,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穩步推進漢丹江流域污染源綜合整治,如期完成秦嶺區域歷史遺留礦山治理,有效化解生態安全隱患,確保礦山地質環境恢復。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嚴格落實控源、減煤、治企、管車、抑塵、禁燃等治污措施,確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居省市前列。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持續開展“最美家鄉河”創建和河湖“清四亂”行動,深化嘉陵江流域綜合治理和飲用水水源保護,重點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小流域治理、山洪溝治理等7個項目建設。進一步實施土壤污染狀況信息采集、風險篩查和采樣調查,有序開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推廣應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等措施,確保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優化完善四級林長體系,建立林長制智慧平臺系統。科學實施國土綠化,完成全年造林綠化任務 1.1萬畝。深化社會力量捐資公益性造林行動,積極開展鳳羌大道月季園改造和道路兩側彩葉樹栽植,完成安遠路和月亮灣隧道綠化提升。積極推動鳳縣“雙儲林場”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充分做好項目實施前期申報。加速推進森林碳匯交易,建立森林生態價值評估體系,開展生態系統生產價值核算,實施森林碳匯項目,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
(六)堅持增進民生福祉,凝聚高質量發展向心力
用好“品質民生”倍增指揮棒,盡心盡力辦實事、惠民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完善民生保障體系。深化“一體四化”機制,強化就業服務水平,年內城鎮新增就業800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萬人以上,城鄉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持續做好集體經濟補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創新性小切口改革。全面落細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奮力爭創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加快推進“互聯網+”平臺建設,深入解決歷史遺留老舊小區“辦證難”問題。持續推進縣城老舊小區市政設施改造提升,加快城市風貌更新提質。
推進公共事業發展。全力實施第三小學改造項目,加速推進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年內建立2個鎮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建成留鳳關鎮連云寺村“兒童之家”。深入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按照“1+3+N”工作要求,確保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落實落細。加快特困供養機構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推進安溝老年福利中心社會化運營,支持豐禾山養老中心開展旅居養老服務。強化縣醫院、中醫醫院急診急救及服務能力提升,加快縣域臨床檢驗中心創建。積極開展健康鳳縣17項行動、8類健康細胞示范建設,確保第五輪國衛復審順利通過。
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突出抓好危化品運輸、森林火災、非煤礦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農村自建房等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持續加強社會治安管理精細化水平,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扎實做好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五進”活動,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增強全民應急安全意識和防災減災技能。推進信訪平臺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打造現代化信訪工作模式,力爭創建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
陜西省鳳縣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陜ICP備05015211號
陜公網安備 61033002000113號
網站標識碼:6103300005
地址:陜西省鳳縣雙石鋪鎮 郵編:721700 電話:0917-4810632 傳真:0917-4810632 E-mail:sxfxpb@163.com
鳳縣統計違紀違法舉報電話 0917-476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