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玉米田:草地貪夜蛾防治攻略
草地貪夜蛾又稱秋黏蟲,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跨國界遷飛性農業重大害蟲,其成蟲每晚可遷飛一百多公里,適生性廣、繁殖力強、暴食性強、防控難。其幼蟲可取食小麥、玉米、番茄等80余種植物,尤其喜好玉米,可造成玉米減產20%~72%,甚至絕收。
一、危害癥狀
草地貪夜蛾1-3齡幼蟲通常在夜間為害,在玉米新葉上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齡幼蟲還會吐絲,借助風擴散轉移到周邊的植株上繼續為害。3齡以后的草地貪夜蛾幼蟲會進入玉米葉鞘、心葉、喇叭口、雄穗、苞谷為害,隱蔽性高,為害癥狀具有滯后性,出現明顯癥狀時,已造成較嚴重為害。
2025年7月29日,我縣植保站技術人員在黃牛鋪鎮石窯鋪村玉米田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為晚播甜玉米,生育期小喇叭口期,此階段玉米植株較為幼嫩,易遭受蟲害侵襲。呈點狀發生,發生面積7畝,蟲齡3-5齡,平均被害株率1‰,平均百株蟲量0.07頭,被害部位均在玉米心葉位置,立即開展應急防控處置工作,力求在最短時間內遏制蟲情擴散。
????為切實做好全縣監測防控工作,嚴防草地貪夜蛾暴發成災。各鎮要充分認識草地貪夜蛾危害的嚴重性,向廣大農民做好宣傳,并及時做好防治。要牢固樹立防災減災意識。
二、防控措施
1.科學選用適配農藥。可選用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劑10m~20ml/畝;或14%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微膠囊懸浮劑20ml/畝;或4%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氟玲脲乳油40m~60ml/畝;或20%甲氰菊酯乳油25m~30ml/畝;或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0m~15ml/畝;或聯苯噻蟲胺50ml/畝;兌水40kg常規噴霧。
2.施藥需注意的事項。要抓住低齡幼蟲的防控最佳時期,施藥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噴灑在玉米心葉、雄穗和雌穗等部位。田間施藥時一定要穿戴好口罩手套等防護設備,以免造成人身中毒。要輪換用藥,防止造成農藥殘留、形成抗藥性。
(撰稿:何旭波???審核:王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