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叔嬸,今天咱嘮嘮心里話!當彩禮成了‘甜蜜負擔’,大操大辦既破財又勞神……”在鳳縣坪坎鎮坪坎村村委會院子里,“紅小鳳”宣講員正借助“映前十分鐘”,以“破除陳規陋習 倡導婚俗新風”為主題,向前來觀看電影的村民宣講有關移風易俗倡議。這一幕,正是鳳縣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培育鄉風文明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鳳縣針對農村紅白事大操大辦、跟風攀比的不良風氣,通過制度創新、典型引領、文化滋養等多維發力,有效破除陳規陋習,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制度創新 破立并舉樹新規
“過去村里辦事比排場、拼彩禮,婚車排成長龍,酒席擺上幾十桌,鄉親們苦不堪言?!彪p石鋪鎮興隆場村黨支部書記高紅衛談起過往直搖頭。以前,受傳統觀念影響,農村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往來負擔沉重,這些讓群眾叫苦不迭的陳規陋習該如何破除?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剎住攀比之風,鳳縣66個村圍繞思想道德、移風易俗、環境衛生等重點內容,認真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明確和規范紅白事的辦事程序、就餐桌數、彩禮金額等。紅花鋪鎮草涼驛村率先推出了《紅白事操辦標準》,通過廣泛征求村民意見,規定彩禮不超過5萬元,婚車不超過6輛,婚宴不得超過20桌,用酒每瓶不超過100元等細則,在減輕群眾負擔的同時保留喜慶氛圍。規矩絕非虛設,關鍵的是村里還建立了監督機制,選聘了監督員,事前提醒、事中巡查,村民李嬸感觸頗深:“如今按標準操辦,既顧全了情面,又甩掉了‘人情債’的包袱!”
針對人情往來帶給群眾壓力這一現象,鳳縣還出臺了《進一步深化移風易俗減輕群眾負擔工作指導意見》,組織黨員干部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要求黨員干部不打折扣、不講條件地帶頭執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通過“關鍵少數”示范引領,有效遏制了農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奢侈浪費、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風,引導廣大村民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轉變。
典型引領 示范帶動樹新風
“這對新人結婚,為啥不要彩禮?” “不足4萬彩禮,家宴待客,這對石窯鋪村新人的婚禮,為啥成了全村榜樣?” “鳳縣白石鋪村的‘神仙愛情’”……近年來,隨著移風易俗工作的不斷推進,“零彩禮結婚” “低彩禮婚禮”正在鳳縣成為新時尚。 鳳縣縣委文明辦專門開設了“為愛減負、為愛情加分”網上宣傳專欄,在全縣范圍內征集低彩禮、零彩禮故事,用身邊的典型故事引導教育群眾,發揮出了他們的示范輻射效應。
此前,為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鳳縣持續深入開展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表彰活動,兩年來先后評選出了縣級文明家庭34戶,好媳婦好婆婆40多對。這些身邊榜樣,讓“不要彩禮要幸?!钡睦砟钌钊肴诵?,在年輕人中也越來越受追捧,形成了“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輻射效應。
文化浸潤 寓教于樂潤民心
“鄉親們,聽我言,這樣過壽可不行。大吃大喝風俗壞,鋪張浪費把人害……”在鳳縣舉辦的移風易俗節目展演活動中,新建路社區宣講員自編自演的小品《過壽》,贏得在場觀眾的連連稱贊。這種將宣講和小品結合起來的演繹方式,如今在鳳縣的鄉村里經常能看到。
鳳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以“弘揚時代新風‘藝’起移風易俗”為主題,精心創作編排了《過壽》《彩禮風波》《河口曲子唱新風》等10余個優秀文藝作品,創新性地把“送文化”下鄉與“種新風”入心兩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每月開展的“鎮鎮一臺戲 村村都來演”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文明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鄉風民風。
移風易俗的生命力,在于日常點滴的浸潤,鳳縣在活用文明實踐陣地,精心烹制文化大餐的基礎上還創新形式,構建著全方位的文明傳播網絡:線上發布移風易俗調查問卷,回收600余份反饋,征集建議300余條;新媒體平臺持續推出“移風易俗大家說”、鳳縣“紅小鳳百秒說” “畫說文明”系列專欄。線下打造移風易俗宣傳為陣地,在城鄉展示道德模范家風家訓、文明家庭家風故事、移風易俗“鳳”十條漫畫、“新二十四孝”行動標準等內容;“紅小鳳”宣講員走村入戶,用鄉音土語講述移風易俗新變化;定期舉辦“心鳳獻”文明集市,提供政策咨詢、健康服務等“一站式”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讓文明新風在潛移默化中落地生根。?
如今的鳳縣鄉村,紅白事簡辦成了風尚,人情消費的負擔明顯減輕,鄰里關系更加和諧,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移風易俗這顆“文明種子”已在鳳縣大地生根發芽,為鄉村振興提供著持久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