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
時下,正值鳳縣花椒成熟采摘的季節,
全縣7.3萬畝花椒喜獲豐收
漫山遍野的花椒樹披掛“紅妝”
一顆顆小小的鳳椒成為了帶動群眾增收的“致富果”。
這兩天,走進鳳縣雙石鋪鎮十里店村的鳳椒農業公園,隨處能看到紅彤彤的“大紅袍”花椒綴滿枝頭,陣陣椒香隨風而來。花椒林中,不時傳來采椒工們的歡聲笑語。
“在這里采花椒已經三年了,這里管吃管住,老板對我們很好,一天能摘花椒30斤到40斤,能摘20多天,能掙3000到4000元。”來自寧強縣的采椒工李文全說道。
十里店村花椒種植大戶屠金鳳說:“再有12-13天家里20余畝的花椒就能采摘完。目前雇了20多個工人,已經摘了3畝地。”
十里店村是鳳縣的花椒種植核心區,全村80%的農戶種植花椒,把花椒采摘回來,還得保證色澤和品質。如今鳳縣不少椒農們已經使用上了現代化烘烤、篩選設備。椒農李雙莉一邊篩選花椒一邊說道:“現在有篩選機、烘干機,原來靠天曬,要么用架火的機子,很麻煩也不方便,累得不行,人受不了,現在有了這些機子,感覺輕松,人還能休息好,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據介紹,十里店村共有花椒8500余畝,掛果面積5000余畝,今年產量預計58萬余斤,產值3500余萬元,全村人均花椒收入20000余元。“村上有困難的特殊群體,村集體給提供花椒晾曬、烘干、篩選等服務,保證村民的花椒顆粒歸倉。”雙石鋪鎮十里店村黨支部書記柳生權說。
十里店村圍繞育苗和加工環節,做優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打造出了花椒產品、花椒木工藝品、花椒香包等“鳳羌十里香”“綠山緣”系列產品品牌。
窺一斑而知全貌。近年來,鳳縣堅持花椒富民發展戰略,明確“一椒一麝”作為農業主導產業,按照“政策扶持、科學管理、龍頭帶動、科技引領、產業化發展”的思路,充分發揮花椒產業的地理、區位、種植、科技、品牌和市場優勢,不斷做大產業、做優品質、做強品牌,全面推動花椒產業發展。目前全縣花椒留存7.3萬畝,493萬株,2024年全縣花椒產量5200噸,產值6億元,帶動農民人均收入7000元。
鳳縣花椒產業能取得如此好的收益,其實是政府、企業、農戶三方通力合作結出的碩果。
政府當好“領頭雁”,推動產學研合作,率先建成全國首家以花椒品種與栽培繁育技術集中展示、科研科技試驗示范推廣、技術培訓和人才培養為職能的花椒試驗示范站,選育出“鳳椒”“鳳選1號”“西農無刺”等花椒良種,在全縣示范推廣2萬余畝。開展花椒抗凍抗寒新模式試驗研究,花椒專用防凍劑和花椒抗凍耐寒品種的選育已取得初步效果,為花椒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動能。還將花椒產業納入全縣產業發展規劃,從政策扶持、措施落實、技術管理、宣傳營銷等方面建立系統保障措施,推動花椒產業提質增效。花椒企業勇當“先行者”,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新模式,與椒農們建立緊密利益聯結,在產、銷和產業鏈上齊發力,不斷提升花椒產品競爭力。農民則變身“主力軍”,積極參與標準化種植,通過合作社實現規模化經營。目前,全縣有花椒經濟專業合作社70余家。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鳳縣以產業轉型為媒,多措并舉,推動特色農業產業蓬勃發展。一株株花椒樹在鳳縣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不僅為鄉村披上了“綠裝”,更成為了村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的“綠色銀行”。